說起古都,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多是台南的赤崁樓、安平古堡及億載金城等古城。但你肯定很難聯想,新竹除了科技城這個號稱外,也涵養許多人文歷史,而十八尖山,更是其中一隅。
十八尖山歷經三個朝代的統治,有著許多截然不同的風貌。平埔族的鹿場、清朝時的義塚、日治前期的東山森林公園、日治後期及民國政府初期的軍事要塞,如今再以公園之姿,重回世人眼前。百年歲月藏匿的故事,透過卅三尊石觀音像,娓娓道出。儘管這三十三座石觀音,在公園重新開放後,僅找到廿四尊,卻不減這段光陰故事的精采程度。
揮別過往各民族、朝代的角力,如今的十八尖山,是新竹市的後花園。三月春光旖旎的日子,是走訪新竹「十八尖山公園」的好時機。山裡綠意盎然,繽紛的杜鵑花、鳳仙花、繡球花、風鈴草沿路綻放,盡顯地主的熱情。花香鳥語,配上空靈的古琴聲,彷彿走入書中的桃花源之境。你是否和我一樣,張眼四望,找尋這彈奏古琴的人兒?原來,這演奏家,是一顆顆偽裝成石頭的擴音器!
儘管十八尖山有著小百岳的稱號,但這裡的登山步道,相當地平易近人,是當地居民閒暇散步、三五好友相聚的好所在。更重要的是海拔僅有130公尺的十八尖山,在天氣良好的時候,可以遠眺連接雪山與大霸尖山的聖稜線。希望有朝一日,我這隻軟腳蝦,也能有緣挑戰真正的百岳!在那之前,我還是安分地在十八尖山上,遠觀它的美就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