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蓮寺,是新竹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廟,確切的興建年份已不可考,只能推估為康熙末年閩南移民時所興建的小祠,供奉觀音菩薩。觀音亭初建規模雖小,卻相當靈驗,正所謂: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」因著這份聞聲救苦的靈驗,也讓觀音亭歷經搬遷與數次的擴建,這才有了我們眼前肅穆的竹蓮寺。
在竹蓮寺悠久的歷史中,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,莫過於正殿中那方「大海慈雲」的匾額。相傳光緒13年時,竹塹城大旱,當時的知縣向觀音菩薩祈雨,在祈雨的儀式中,觀音菩薩便顯靈,天降甘霖。於是知縣特別請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御書頒賜匾額,這可不是每間廟宇都有的殊榮呢!
竹蓮寺正殿除了大海慈雲的匾額外,還有三尊觀音像,最前面那尊,是最初在觀音亭供奉的觀音佛祖,歷史最為悠久,祂已在此守護信眾300餘年;第二尊神像,迎自南海普陀山法雨寺,也是當年新竹大旱祈雨時,出巡遶境的佛像;最後面那尊,則是竹蓮寺建廟之初所供奉的神像。或許是因為這三尊觀音的庇護,讓新竹人民能夠安居樂業。
除了信眾口耳相傳的顯化故事之外,竹蓮寺裡還藏有許多出自大師之手的交趾陶作品,無論在做工、構圖,都相當出色,堪稱是竹蓮寺的鎮殿之寶呢!若有機會來到新竹竹蓮寺禮拜,記得細細參詳廟宇內的各式木雕及藝術創作,感受竹蓮寺裡肅穆莊嚴的文化氣息!
以上圖片均引用自竹蓮寺FB